
台南景點︱2020月津港燈節 主題海市蜃樓加入AR虛擬實境 科技互動場景、藝術裝置美景、表演活動 新穎有趣
今年月津港燈節實在很值得一走,但還是拖到現在才寫文😥😥😥
燈會主題:海市蜃樓,作品主體與倒影呈現虛幻的美感,
月光之城是201911開始的活動,離燈會地區不遠,可以一起欣賞,
非水上的藝術裝置也很多,AR擴增實際互動很好玩,使用IG或FB就可一起同樂,
現場甚至還有舞蹈表演,不得不說現在的燈會很多元,不只是放閃的地方而已了。
未到燈區就有能拍照打卡的裝置藝術,也太美太好拍了!
▼燈區地圖如下
逛完拍完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哈哈,而且官網的照片一張比一張美,
現場某些地方佈置加上燈光,彷彿像在日本,真的謝謝主辦的用心 😛
因為我的圖片很多,就省略一下文字。
這一幕拍下來真的很有日本的fu,紫色的燈光打在樹上,
起初會使人有種看到浪漫櫻花的錯覺,這燈光用的好,真的很加分。
流冰之花很抓人眼球,設計的文字敘述可到官網看更清楚,
上面的物件仔細一看似乎是保麗龍撐出來的,用簡單的材質,創造出美麗的作品,
除了看起來賞心悅目,也有廢物利用的環保概念。
水上的倒影太美了….不知是否有先考慮進去…
地點的設計可以讓觀賞者用更好的角度去欣賞,
現場的燈光讓人想好好補捉一番…..
這燈光和柳樹搭配真得恰到好處,拍到的當下自己都覺得很開心,
主燈”人魚的旋律”為日本藝術家設計作品,設計理念:台南是台灣最初發展的地區,
鹽水往昔與國外貿易興盛,如同照亮當地經濟發展的一盞燈,
人魚的旋律是豎立在港邊的「燈塔」,象徵台灣未來與文化成長,
如同文化藝術為城市發展開啟另一條道路,提醒大家不要忘記這座城市的歷史,
並為在「離鄉與歸家」猶疑不決的異鄉遊子,備註上溫柔的「歸鄉標記」。
人魚的旋律和海市蜃樓頗有呼應,人魚終究是虛幻的假想人物,
遠遠的看不像人魚,反而像老鼠,尾巴變成了手,
光合光盒由64個冰塊小燈組成,方盒內的燈管透過太陽能板吸收光能發電,
這個排列組合,整齊有秩序地佔據在河中央,但是隨著我們的視角移動會有不同的成像,
光盒裡的燈光也會不停變化,看起來就更光彩奪目。
O打破空間、時間的意識型態,鏡面與背面不一樣,
水母是深海飛行,底部建構是一艘小船,自由自在的游行著,
邊邊的燈光也是一個作品,等高落差,這項作品假想連結地面上高度相同的各點,投影成曲線,
以等高線條的分佈,呈現當地地形,從河岸邊緣貼近地面依序升高,並模擬消逝、
變遷中的地平線,暗喻海平面上升、海岸線退縮,與氣候變遷的省思。
運用幻象-洞+穿越鯨昔是很有人氣的作品,漩渦燈光往中心流動,光水結合,美不勝收。
光際之間,飄浮水面上的兩面巨大曲面。
光繪生活是顛覆想像的作品,來自荷蘭藝術家,將在生活中常見的街景,透過光影線條呈現出來,
現場是不間斷,交錯的,緩慢的,轉動著。
現場超美的❤
光電獸系列創作多是依造當地環境打造的作品,在橋上拍手才有光電,蠻有趣的 。
麵麵聚到是以鹽水意麵做為創作的主題,並以古碗的立面來做為主要造型,
再中間以壓克力條模擬麵條外洩出來的感覺,但實際卻是一道穿廊。
這是東方設計大學老師與學生們的作品,現在不再是東方工專嚕 😎
這裡之後幾乎是學生加老師的作品,台灣的創意作品超棒!
月津靈,以蒲公英飛絮的種子來作為造型的概念,它如同精靈一般給予人們帶來某種訊息,
當它停留在你身上,即表示神將給予祝福的意思。
鏡花水月遠看像三個大大的鼓,但裡面的做工細緻,跟繡品的精緻度一樣。
一起做夢吧,一下子就獲得我的心了,少女的夢應該如此單純。
流星雨設置在平常的步道上,增添幾分浪漫氣息。
回溯期遠看好幾根透明管組成,跟光合光盒有點類似,也像冰滴階梯,蠻美的。
而望月塔很像獎杯,有著指引方向的概念。
心田的綠舟上面有兩隻可愛兔子
漫遊時光的七彩繽紛,代表月津港過往水陸貿易興盛,十分繁華,
因此希望能夠藉由 船隻和月光,引領觀眾穿梭漫遊在不同的時空想像之中,
去感受月津港的過往風華與現今的美麗。
現場的舞蹈表演+音樂很好看,這次仍有很多沒逛到拍到,但展區佈置已經徹底征服我了。
《月津港燈節 》︱造訪日 109 01 25
資料參考 : 官網
地址 : 台南市鹽水區月津路(顯示地圖)
展期 : 2020.01.18 SAT. → 02.16 SUN. 17:30 – 23:00

